信息中心

当前位置:主页 > 信息中心 > 学院要闻 >

许伟长老师走进理苑讲堂

发布时间:2024-12-04 20:07    浏览次数:
        通讯员 (李鑫 吕东灿)12 月 4 日上午,我校校外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导师、郑氏化工产品有限公司技术总监许伟长老师走进大学生课堂,在“化工原理”课堂上,为理学院 22 级应化专业学生做了关于“工艺研发:从小试到工业化的全流程解析”的精彩讲座。许伟长老师结合企业生产和个人研发经验,就原药工艺开发流程中的小试、放大试验和中试生产等不同阶段的目标、特点、区别和注意事项等进行了深入讲解。 
       小试阶段的研究重点,应紧紧围绕影响工业生产的关键性问题,如缩短合成路线、提高产率、简化操作、降低成本和安全生产等开展。许老师指出,在这个阶段的研究中,文献检索贯穿项目全周期,要查全、查准、查新。另外要注意,合成工艺最短的路线不一定是最佳的路线,应综合考虑原辅料的来源和价格,工艺的安全和对设备的要求高低等因素,寻求成本最低的路线。 
       放大试验是研发到生产的必由之路,也是降低产业化风险的有效措施。许老师谈到:“放大试验不是根据新的生产条件去研究和开发新的工艺参数,而是在新的条件下,研究通过何种手段才能达到或者接近实验室小试的条件”。这个过程应特别注意“放大效应”的影响,如加料方式、加料时间、搅拌混合和热效应等,解决小试不易暴露的问题。最终确定工艺路线和单元反应操作方法,并基本确定生产工艺流程、安全流程和生产周期。
       中试生产则是工业生产的缩影,应在工厂或专门的中试车间进行。目标是验证和完善实验室工艺,研究设备的适用性和工程设计改进,研究车间布置,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规范。 
       许老师用多个案例介绍了回收套用、设备综合利用、稳定性测试、三废处理、规范管理和安全应急等技术在产品生产中的实际应用,分享了个人的宝贵经验。最后他展示了企业的一些新型设备和技术,鼓励同学们在努力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结合生产实践、积极探索技术难题、多渠道积累创新创业经验和方法,为提升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