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 名 | 李 伟 | 性 别 | 男 |
出 生 年 月 |
1980.11 |
![]() |
|
专业技术职 务 | 副教授 | 聘任时间 | 2017.4 | 民 族 | 汉 | ||
行政职务 |
实验室 副主任 |
健康状况 | 良好 | 党 派 | 无 | ||
最后学历(包括毕业时间、学校、专业和学位) | 国内:2015.3、南京大学、化学、博士 | ||||||
国外: | |||||||
学科专长 | 功能纳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分析应用;课程教学与数据可视化 | ||||||
参加何学术团体、任何职务 | 中国化学会会员(S06N9538M1504) | ||||||
外语种类及程度 | 大学英语六级 | ||||||
联系方式 | MP:13721426223; E-mail:weilixj8510@163.com | ||||||
主要学习、工作经历 | |||||||
起止年月 | 所 在 单 位 | 从事工作及任职 | |||||
1998.9-2002.6 2002.9-2005.6 2011.9-2015.3 2005-至今 |
河南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河南农业大学 |
本科生、攻读学士学位 研究生、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攻读博士学位 助教、教师、副教授 |
Ⅱ-1 近五年发表学术论文共 ( 5 )篇 | |||||||||
序号 | 题目 | 期刊名称、年份、卷期页码 | 刊号 |
本人 名次 |
|||||
1 | PolyA-tailed and fluorophore-labeled aptamer gold nanoparticle conjugate for fluorescence bioassay by iodide-induced ligand displacement |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5,66:43-49 |
0956-5663 | 1 | |||||
2 | Nanoparticle-catalyzed reductive bleaching for fabricating turn-off and enzyme-free amplified colorimetric bioassays. |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4,51:219-224 | 0956-5663 | 1 | |||||
3 | Bioinspired polydopamine nanospheres:a superquencher for fluorescence sensing of biomolecules | Chemical Science 2014,5(8):3018-3024 | 2041-6520 | 2 | |||||
4 | A non-aggregation colorimetric assay for thrombin based on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 Analytica Chimica Acta 2014,807:120-125 | 0003-2670 | 2 | |||||
5 | A highly sensitive fluorescence turn-on platform with silver nanoparticles aptasening for human PDGF-BB |
Talanta 2015,144:1273-1278 |
0039-9140 | 2 | |||||
Ⅱ-2 近五年出版著作(含专注和教材)共 ( 1 )部 | |||||||||
序号 | 著作名称 |
地点、出版单位、年份 和页码 |
书号 |
本人 名次 |
|||||
1 | 新编基础化学实验 | 中国、中国农业出版社、2018 | ISBN 9787109243040 | 副主编 | |||||
Ⅱ-3近五年获部省级及以上成果奖共( 3 )项,鉴定成果共( 3 )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含授权专利) | 时 间 | 成果鉴定、颁奖部门及奖励类别、等级 |
本人 名次 |
|||||
1 | HPSPR-6000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分析仪 | 2015 |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2 | |||||
2 | 高等院校大学化学网络自测学习平台的研制 | 2015 | 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 2 | |||||
3 | HPSPR-6000光学表面等离子共振生物分析仪 | 2014 | 省教育厅科技成果一等奖 | 2 | |||||
Ⅱ-4本人目前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 |||||||||
序号 | 课题名称和编号 | 项目来源 | 起止时间 | 科研经费 |
本人 名次 |
||||
1 | 非酶底物染料纳米催化反应体系的筛选与生物分子无酶化放大检测新方法研究 | 河南农业大学自然科学创新基金 | 2016.1-2017.12 | 10.0 | 1 | ||||
2 | 核酸适配体金纳米颗粒光学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小麦内源激素检测新方法研究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1671581 |
2017.1-2020.12 | 62.0万 | 4 | ||||
III-1 以往协助指导硕士研究生的情况 | ||||||||||||
序号 |
研究生 姓 名 |
入学时间 | 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 | 担任工作(教学、论文指导等) |
指导教师 签 名 |
|||||||
1 | 赵向阳 | 2005.9 | 农业工程 | 实验和论文指导 | ||||||||
2 | 胡敬芳 | 2007.9 | 农业工程 | 实验和论文指导 | ||||||||
3 | 胡枫江 | 2008.9 | 农业工程 | 实验和论文指导 | ||||||||
4 | 赵媛媛 | 2009.9 | 农业工程 | 实验和论文指导 | ||||||||
III-2 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 | ||||||||||||
序号 | 时 间 | 课程名称 | 学 时 | 授课对象 | ||||||||
III-3 担任导师后协助本人指导研究生的人员情况 | ||||||||||||
姓 名 | 专业技术职务 | 所在单位 | 担任工作(教学、论文指导等) | |||||||||